女性傾向跨性別者科學
文章 存檔 雜項 關於
語言
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香港繁體

存檔

  • 注射雌二醇後的血清濃度曲線分析 (Aly, 2021/7)
    本文對常用雌二醇注射劑所引起的血清水平進行薈萃分析,旨在幫助使用者瞭解藥物特性、選擇其使用量。

  • 替代口服:舌下含服雌二醇的有效性 (Sam, 2021/6)
    雌二醇的舌下含服途徑儘管研究較少,也有一定不足,但已在實踐中行之有效,可作為口服途徑的替代。

  • 雌激素對凝血功能與血栓風險的影響 (Aly, 2020/10)
    雌激素可增強凝血功能,並引起血栓及心梗、中風等風險的升高。需謹慎考慮雌激素用藥途徑與劑量。

  • “女性傾向跨性別者科學”建站聲明 (Aly, 2020/10)
    介紹 Transfeminine Science 的建站緣由

  • 性激素結合球蛋白與性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意義 (Aly, 2020/7)
    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儘管會降低血清遊離雌二醇比例,但總體不影響雌二醇的效力。

  • 比卡魯胺在女性化激素治療上的使用與接受情況 (Aly, 2020/7)
    比卡魯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,其安全性也令人堪憂,使用範圍仍很有限。

  • 順性別女性發育期的激素水平 (Aly, 2020/4)
    這是一組關於順性別女性發育期激素水平變化的數據。

  • 女性化激素療法與乳腺癌風險 (Aly, 2020/4)
    長期使用雌激素與孕激素會極大提高患乳腺癌的風險。此外 X 染色體也可顯著影響乳腺癌風險。

  • 醋酸環丙孕酮和腦膜瘤風險 (Aly, 2020/4)
    在醋酸環丙孕酮的累積劑量較大的情況下,腦膜瘤風險會顯著提高。減量或減少用藥年限均可降低該風險。

  • 雌二醇在不同途徑下的大致等效劑量 (Aly, 2020/4)
    許多人常諮詢雌二醇在不同途徑下的等效劑量。本頁對此予以解惑。

  • 低劑量醋酸環丙孕酮足可高效抑制睾酮 (Aly, 2019/7)
    本文探討了以更低劑量服用 CPA,並深入論證了低劑量的合理性。

  • 非二元激素治療的探索 (Aly, 2019/6)
    對非二元(女性傾向)激素治療的需求正日益增多,但目前缺乏相關指引。本文對此作實驗性討論。

  • 陰囊及新陰唇對透皮雌二醇的極高吸收率 (Aly, 2019/3)
    外生殖器皮膚(如陰囊、陰莖和陰唇皮膚)對雌二醇的吸收能力似乎要強於其它皮膚區域,而且此處用藥並未額外增加癌症風險,相對安全。

  • 有關比卡魯胺有效劑量的討論 (Aly, 2019/3)
    本文簡要討論何種劑量下的比卡魯胺更適合女性傾向跨性別者使用,其中包括在常規 HRT 中阻斷睾酮、和作為青春期阻斷劑時的用量。

  • 舌下含服戊酸雌二醇的可行性 (Aly, 2019/1)
    戊酸雌二醇的舌下含服途徑儘管鮮有研究,但其與含服雌二醇同樣有效,也可作為口服途徑的替代。

  • 螺內酯的抗雄激素效力及其與睾酮水平的關係 (Aly, 2018/12)
    螺內酯在多大劑量下有抗雄效果?螺內酯會讓睾酮減少嗎?本文將一一解讀。

  • 口服孕酮及其引起的低孕酮水平與較弱效力的簡論 (Aly, 2018/8)
    口服孕酮引起的孕酮水平峯值與平均值極低,孕激素效力也較弱,且有類似酒精的副作用。應為此尋求替代。

  • 女性傾向跨性別者的激素治療簡介 (Aly, 2018/8)
    本文旨在對與女性化激素治療(FHT)有關的各方面進行全方面介紹及科普。

© 2023 Transfeminine Science and Project Trans | LICENSE